编者的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约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论断,以期为教育领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供参考。
高等教育要支撑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
杜玉波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意蕴深远,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庄严使命,给全党以方向和引领,给人民以信心和力量,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政治宣言,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我反复研读、认真学习,令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一体部署,把三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统筹推进,更加突出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更加明确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要求,更加彰显了教育是影响国家未来的战略性事业,而非仅仅是社会民生事业的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体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建设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就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体系,是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体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系,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是体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体系,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系。这六句话概括起来,从根本上讲,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将会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两个方面,促进高等教育发生格局性的变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重视“破界”思维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关注本质、打破局限,开展更有价值和战略性的创新,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杰出人才。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在“强基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基础上,扎实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要统筹基础学科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成长所需的不同营养元素,做到因材施教,将两者的共性需求相结合,在面向国家战略的实战中磨砺意志、训练思维、锤炼能力,探索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三是发展素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素质教育提出20多年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的看各地区成效不够平衡。说到底,是立德树人的要求没有完全落实到体制机制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发展素质教育”。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把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深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促的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五育”并举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个主体都要坚持“五育”并举,形成育人合力,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四是促进教育公平。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要厚植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要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不断完善教育公平政策制度体系,创新区域教育发展体制机制,以推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深入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高校招生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着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高等教育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契合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为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质赋能、贡献力量。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 全面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姜治莹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为专章进行整体论述、作出整体部署,并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在现场聆听后,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杜玉波会长提出,要从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四方面发力,我非常赞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科技创新的重镇,是服务发展的源泉,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坚决扛起光荣使命,充分彰显高校担当,奋力谱写崭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具体而言,我认为,要把握“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是要用创新理论引领学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二是要用时代价值教育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三是要用优秀文化感染学生。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启迪思想、浸润心灵、熏陶品行,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笃定前行方向,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第二,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一是要聚焦国家需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的核心关键、国家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切实担负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二是要聚焦原始创新。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加大对学科交叉的扶持力度,紧密围绕“卡脖子”技术问题,不断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成果。三是要聚焦成果转化。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难题,从科技创新中寻找解决方案,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和高水平科技赋能,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人才高地。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一是要注重平台牵引。依托和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用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二是要强化基础研究。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加大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三是要营造良好环境。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鼓励创新、鼓励合作,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优化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减负松绑”,努力让人才享受良好待遇、获得最高礼遇、拥有发展机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这是我们的荣耀,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坚守初心使命,潜心立德树人,矢志科研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勇担高等教育使命 奉献教育强国蓝图
杨振斌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是承前启后、再铸辉煌的一次盛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大气磅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指引中国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门作为一个部分,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决心,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8年3月于全国两会上和广东省人大代表座谈时,就提出了“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报告所提到的“三个第一”,应当是基于总书记所强调过的“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基本共识之上的。我认为,为了坚持和发展好这“三个第一”,我们要有“教育是第一根基”的强烈责任意识。因为科技、人才、创新都要基于教育,教育质量提高了,我们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拥有更加强有力的支撑。这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中国大学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全面开创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一是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靠什么样的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大学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不遗余力地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的战略选择,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融为一体;强化因材施教,分类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整合多学科知识体系,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真正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就业引导,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将创新摆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10年来,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日益彰显。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要进一步主动面向世界前沿,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理论和应用问题,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立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体制机制探索;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之重器,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国家决策能力,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在“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下,国内一批高校在可比指标上已经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从“数量积累”到“以质为先”;继续创新发展模式,改进大学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之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转化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人类文明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丰富和引领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国大学独特的贡献。
在坚持自信自立中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
郭新立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把“教育、科技、人才”专章阐述,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将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现了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战略部署。
国家的强盛需要世界一流大学来支撑;而国家的强盛,又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最根本条件。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肩负的使命愈发光荣,责任愈发重大,必须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坚定道路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立足点。要立足中国国情、回答中国之问,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办学范式,紧扣时代脉搏,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把党和国家事业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变成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和突出成效。
二是坚定理论自信,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治校的“金钥匙”。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告诉我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遵循、根本保证。山东大学改革发展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深刻感悟思想伟力,不断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钥匙”指导办学治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新征程上,要不断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思想解放、理念更新,奋力谱写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是坚定制度自信,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征程上,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制度自信,加快完善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持续把制度优势、治理效能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发展动能。
四是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精神滋养。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自觉自信,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持续将文化自信转变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不竭动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彰显强教育、强科技、强人才的时代担当!
全力打造“五位一体”立德树人体系
李元元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擘画了未来发展蓝图。我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作为一名高校管理者,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重视。华中科技大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一盘棋”系统理念,积极探索形成各领域同题共答、各环节同向发力的育人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落细,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深刻把握立德树人体系的科学内涵。构建系统完备的立德树人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要深刻理解这一体系的科学内涵。首先,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是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构建立德树人体系,就是从顶层设计入手,致力打好人才培养“组合拳”,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其次,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是深化高校育人工作改革创新的有效载体。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有助于破解制约立德树人成效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权责关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取得良好育人效果。再次,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是运用系统观念推动工作的具体体现。立德树人涉及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需要制度、评价、资源等方面的协同配套,只有以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系统设计、全面推进立德树人体系构建,充分调动全域、全员的育人积极性,才能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
二是加快构建立德树人的完备体系。立德树人体系建设的基点是将立德树人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融为一体,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在实践中,我们探索构建了“五位一体”立德树人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知识教育体系,以“厚实基础、关注前沿、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指导理念,注重打牢学科和专业基础,拓宽学术视野,用高水平科研成果支撑和反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为抓手,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实践能力教育体系,以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训为重要内容,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通过打造高水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术讲座,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这五个方面彼此相顾,一体贯彻,成为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整体,是华中科技大学培养卓越人才具体实践的结晶,也是开展一流大学建设的具体行动。
三是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系的保障机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不仅需要育人体系的升级调整,也需要保障体系的协同跟进。高校要打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存在权责不匹配问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进行条件保障和资源分配的配置部署。各项保障机制包括制度供给体系、资源分配体系、教师管理体系、服务提升体系与评价支持体系。制度供给体系旨在系统梳理并调整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相适宜的制度举措,提供良好的育人制度环境;资源分配体系意在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配置资源,以目标定任务,以任务配资源,将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院系年度考核和教师收入分配的重要标准;教师管理体系重在引导教师回归育人初心,争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服务提升体系意在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育人意识,为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保驾护航;评价支持体系旨在破立并举,将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先以及院系考核和干部任用的重要标准,通过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激发和引导关键主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为引领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重大力量
舒立春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气势磅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现场聆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催人奋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在过去党代会报告中,科技一般安排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一般安排在文化社会民生建设中,人才安排在党的建设中,如:十二大报告第二部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中在明确了20世纪最后二十年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后强调“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十三大报告第三部分“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第一点“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十四大报告第二部分“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第四点“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提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第四点“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一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第一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一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一次把三大战略摆放在一起,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在各项战略任务的第二顺位,充分体现了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根本战略思想,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
我们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推动高等教育体系与人才体系、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等高效对接,与时俱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要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高校汇聚人才高地、培养人才基地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人才选育管用全链条体系,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以造就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三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要与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坚持“四个面向”, 瞄准高峰、基础、前沿、新兴、交叉,强化有组织创新。弘扬科学家精神,全方位营造创新氛围,引导科研人员“揭榜挂帅”,产出标志性转化项目,全面提升科技综合竞争力。
四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地处西部地区,重庆大学要深度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速汇聚高质量创新资源,不断提升对国家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作出重大的贡献。
扎根中国大地 服务重大需求 奋力谱写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苏大新篇章
江 涌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贯穿了历史方位感、鲜明时代感、强烈使命感。报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第五部分统筹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体现了教育观、科技观、人才观的辩证统一,进一步阐明了高等教育的使命定位和改革方向,吹响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前进的“冲锋号”。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苏州大学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定的历史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扎根中国大地,服务重大需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苏大新篇章。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铸魂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使命。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和关键推进器,有着促进科技和人才深度结合、协同叠加的独特优势,在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创新体系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新时代十年,苏州大学坚持“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科技创新战略,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持续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孵化前沿性引领技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瞄准航空航天、核能开发、辐射防护、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组建科研大平台,开展有组织的开创性联合攻关。学校先后建成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在神光二号和神光三号装置、神舟系列飞船、风云三号卫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问天”实验舱等一系列大国重器的研发中作出积极贡献,相继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OLED照明等关键技术,以“零碳”“负碳”等先进技术研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学校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贡献了苏大智慧。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的关键五年。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苏州大学将深入探索有组织科研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结合机制,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建设大平台、产出大成果”为宗旨,做到“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各要素活力,为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第一,以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从源头、过程、评价到运用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一是面向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创新发展,找到制约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问题集。二是营造宽松、多元、竞争、有序的科技创新环境,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推行以科研团队为基本单元的创新体系,进行科研任务下达、管理和评价。四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堵点,构建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
第二,以有组织科研强化科技战略重构。引导科技工作者从单纯“自由探索”向“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有机结合转变。一是研究选题有组织,引导科学家瞄准大问题、发现真问题、解决难问题,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二是研究手段有组织,建立面向重大任务的多领域、跨学科大型攻关团队。“大师+团队”的科研组织方式也是苏州大学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密码。三是研究平台有组织,发挥一流学科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中的支点作用,促进优势特色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通过研究院所、高校、企业强强联合,构建国家顶尖科技创新平台。目前,苏州大学与苏州国家实验室已达成初步协议,在材料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解决能源、医药健康、高端制造领域国家重大课题。
第三,以精准培养锻造创新人才高地。一是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才来苏大大可为”品牌,面向全球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青年才俊。二是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根据人才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路径,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团队、政策全方位服务和支撑,健全人才分类评价和晋升机制,系统构建高层次人才阶梯式发展支撑体系。三是深化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就苏州大学而言,进一步推进“名城名校”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和地方的互补优势,实现人才的“共引、共育、共享”,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和创新高地。
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卢克平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等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要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主力军,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引领者、主导者和推动者,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灵魂,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因此,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是“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居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高校累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7700余万名,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校十年来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强、科技强、人才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科技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们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一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跨学科、跨院校以及国际联合培养,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科学谋划布局新兴专业和交叉学科。四是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组建大团队,打造大平台,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产出一批原创性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五是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使命和担当。
敢闯敢试、敢于斗争 争创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示范
骆清铭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非常荣幸地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心潮澎湃,倍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大家可能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教育、科技和人才,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事业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也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还系统地讲明了教育、科技和人才三项事业的逻辑关系,为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大学既有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也有科学研究的基本功能。一流科研是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关键途径。今天,我也结合我工作的海南大学近年来改革创新实践,从大学育人层面谈谈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作为大学,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一流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老师,而大学的特点决定了一流的老师必须参与一流的科学研究。
一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大学“育人”的核心任务,海南大学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建立书院制育人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三大改革”个性化协同育人体系。完全学分制改革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允许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书院制育人体系能较好地解决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师生交流不充分、个性化培养
突显的育人局限,做到“正业”与“居学”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有效拓展学生成长的场域,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随着三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学校的吸引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比如,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45个,绝对数位列全国高校前50;2022年,普通本科录取各省排名前10%的考生占比较2018年提升27.4个百分点,达到62.82%;学生团队获得“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首次问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SIAM奖等。
二是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我们深切认识到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为此,自2018年以来,我们借助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东风,在教育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三年多来,海南大学全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43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量的1/3以上;国家级人才数量由5人增加到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翻了一倍多,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提升了22个百分点。人才聚集对学校学科发展的推动效应也逐步显现,学科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由2017年0个增加到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2017年的5个增加到14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的学科,从2018年的7个增加到2022年的17个,其中法学学科进入前10%。
三是坚持“通过一流科研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斗争精神,并对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出深刻阐释,提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要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也是干事创业的精神密码。在大学育人和科研中应如何发扬斗争精神?首先,要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通过一流科研培养一流创新人才,要让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在纯粹的科研氛围中、在承担科研任务的过程中练就真本领、求得真学问。其次,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面向海南自贸港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目标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海南大学将继续围绕“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七个协同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与高质量科研创新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最后,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立志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海南大学瞄准南繁育种这一国家战略需求,在国家南繁基地核心区建立三亚南繁研究院,聚集257位高水平科研人员,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批53名科研人员加入崖州湾实验室,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这些“斗争”的基础上,学校科研水平不断走上新台阶,2022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立项212项(其中重点项目、优青项目等12项),较2021年同期增加62项,增幅在获批数量前50名高校中排名第二,较2017年增长165%。
海南大学正在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未来五年,海南大学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殷切嘱托,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支撑引领海南自贸港发展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敢闯敢试、敢于斗争的精神,坚持扎根海南大地办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努力在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征程上有所作为,蹚出一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力争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示范。
加强党的领导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郭 健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会监事,河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大会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彰显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赋予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的历史责任与光荣使命。我谈三点体会。
第一,高等教育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教战线要牢牢把握党对事业的领导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河北大学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把学校党委建成“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全省率先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率先实现在有本科生的23个学院二级纪委全覆盖,率先实现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全覆盖,并培育创建4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第二,高等教育必须全面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高教战线要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保证高校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河北大学在全国高校首倡“滴灌”育人理念,把先进灌溉技术转化应用到思政教育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坚持精准集约、主动介入、打通堵点、通达根系,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三全育人”理念、方法、体系,在青年学生人生“拔节孕穗期”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第三,高等教育必须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去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教战线要充分认识到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的职责使命,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河北大学过去五年紧抓“部省合建”战略机遇,引进各类高端人才540余人,打造了一支以中科院院士领衔的、国家级五类人才齐备的高端人才队伍。依托燕赵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两大学科群,聚焦雄安新区历史文化挖掘保护、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重大现实问题取得标志性成果。河北大学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更加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11期)